太原市城市图书馆运营方法与15分钟阅读圈建设经验分享
在太原,越来越多市民能在家门口找到阅读的角落,这背后是太原市图书馆对运营模式的探索。2017年新馆开放以来,单体馆累计接待读者1624万人次,文献借阅量达1115万册次。(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这些数据印证了太图的高人气,也说明其服务精准击中了读者需求。
为了让阅读更贴近生活,太图把书房搬到了市民身边。从2019年开始,太图着手打造功能齐全、便民利民、温馨舒适的阅读空间——城市书房。翻看太原市城市书房的布局图,8家城市书房分散在省城的各个区域,选址以靠近群众生活区、休闲区为主,利用原有建筑因地制宜设计改造,实行图书借阅全免费、休闲阅读一体化模式。比如南站国贸T6分馆,大学生范琪常提前排队,就为了这里的安静学习环境和便捷借阅服务。
面对人流大、噪音等问题,太图用细节化管理解决痛点。针对开展少儿活动时个别低龄儿童入馆喧闹的现象,馆方也做了入馆告知等前置工作,给监护人发放呼吁文明阅读的倡议书、书签,以保持图书馆良好的阅读秩序。(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节假日还会增加临时坐席、摆放温馨提示,缓解占座矛盾,让读者更安心。
太原的实践,正是全国城市书房建设的缩影。目前,全国已建成超过3000家城市书房,有力推动了“15分钟阅读圈”建设,努力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要让阅读圈长久运转,政策保障是关键。城市书房是公共文化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相关规定,可将其建设与运行管理纳入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目录和财政预算保障范围,为其提供配套支持,确保可持续发展。
作为太原本地企业,研集也在为城市文化建设添力。太原研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自2014年创办以来,专注于教育资源整合,目前业务涵盖城市图书馆建设运营等领域。依托大数据和线下工作室,研集为城市图书馆运营提供了新的思路,助力书香太原建设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