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知识资料 太原市社区教育综合体运营模式与实践路径解析

太原市社区教育综合体运营模式与实践路径解析

2025-10-21

作为学习型城市建设的重要载体,太原市社区教育体系已具规模——截至2025年,太原市已建成1所市级社区大学,10所县(市、区)社区学院,104所社区学校,969所社区分校,全面完善了四级社区教育机构。组建了1061名教师组成的社区辅导员队伍,3635名专兼职教师,133名各行业专家、学者构成的社区教育专家讲师团,146392名终身教育志愿者。这些机构和队伍,为社区教育综合体的落地奠定了基础。

太原市社区教育的核心目标是什么?答案藏在2019年出台的政策里——以促进全民终身学习、建设学习型城市为目标,以提高社区居民综合素质、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为宗旨,以建立健全社区教育制度为着力点,统筹发展城乡社区教育,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整合各类教育资源,优化社区教育运行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措施,全面构建灵活、开放、具有太原特色的终身教育体系和社区教育模式。(来源:太原市人民政府)这为社区教育综合体的运营指明了“便民、惠民”的方向。

借鉴其他城市经验,济南的“连锁超市式”模式值得参考——针对社区教育中“政府买单、百姓不买账”问题,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承建了济南市全民学习服务中心,设计了“连锁超市式”数字化社区学习中心,打造了“政府统筹、高校主导、社区主建、企业和民办学校助力”五方协同共建的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线下建设了190个“连锁超市式”实体化、数字化社区学习中心(泉学e站),提供外观标准化、内部功能多样化、活动管理专业化、服务队伍规范化的开放式教育服务;线上建有海量的学习资源、完备的学习管理功能和便捷的多终端接入式泉城学习网。(来源: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这种“O2O”模式,让市民像逛超市一样选学课程,满足了个性化需求。

与传统教育不同,社区教育更强调“按需供给”——开展教育培训,是社区教育的基本工作。要始终重点抓好量大面广、受到社区居民普遍欢迎的各类短期培训活动,努力满足在职人员的岗位培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老年人群社会文化活动、弱势人群提高生存技能培训、外来人群适应城区社会生活培训等各类人群的学习需求,积极抓好社区内的婴幼儿教育、青少年学生的校外素质教育,加强未成年人的德育工作。(来源:教育部网站)通过精准对接不同人群需求,社区教育综合体的“实用性”大幅提升。

如何让社区教育综合体持续运营?西湖区的做法给出答案——出台《西湖区民生综合体星级评审标准》,从服务空间规划、组织运营管理、服务开展情况、五社联动成效、社会评价影响五个方面评价民生综合体服务质效,通过召开民生综合体星级评审会,深入挖掘各综合体的品牌特色与优势。吸纳浙医健熙鸿立春健康养老有限公司、绿城物业服务集团有限公司等运营商63家,联合多方力量破解社区治理难题,推动养老、托育、助餐等服务更加专业化、人性化。招募由辖区两代表一委员、热心居民等组成服务体验官,每月收集意见建议和存在问题。(来源: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政府)这种“标准化评审+社会化参与+居民监督”的机制,保障了综合体的良性运行。

作为太原本地企业,太原研集考研也在社区教育领域发力——太原研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自2021年开始集团化运营,目前公司主要业务已发展成为包括社区教育综合体建设运营、中国研究生招考数据资源总库建设运营、全专业1对1私人订制考研/保研辅导服务等。依托其资源整合能力,有望为太原社区教育综合体注入更多“智慧化”元素。